如何让快递服务深入每一个乡村的角落,尤其是在地形复杂、人口分散的山区?当高昂的末端配送成本与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的要求相遇,矛盾如何化解?在云南省镇雄县,当地韵达网点负责人杨俊,创造性地联合同行伙伴,通过整合运输资源,有效提升了末端乡镇服务的广度与稳定性,为快递如何深度服务乡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创新实践。
联合破局,共筑乡镇服务“高速路”
镇雄县作为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171万,且县域广阔,乡镇众多,最远的杉树镇距离镇雄县县城120多公里,最近的也有近30公里。巨大的服务半径对末端服务带来了独特的挑战:服务半径大,件量分散,运输成本高。
面对这一行业性的挑战,2018年,杨俊主动找到了县里一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多次坦诚沟通。“大家面临的问题相似,单打独斗都难,不如‘合’起来试试?”他提出了“整合运输”的设想:将两家去往同一方向乡镇的包裹集中起来,共同运输。“这样能大幅提高车辆装载率,把单票运输成本降下来。只要我们能把包裹安全地送到乡镇,乡镇服务点收入就稳定了,服务也就有了保障。” 杨俊说。
这个“整合运输、联合跑车”的方案,需要打破壁垒,建立互信。杨俊带头推动,选取了路线相近的五六个乡镇试点,开始了“串线跑车”。“我们根据货量灵活调配车辆,从常见的4.2米厢式货车,到高峰期动用7.6米的集装箱大车,力求运输效益最大化,共同完成包裹从县城到乡镇的‘最后一程’运输。”
效果立竿见影:运输成本显著降低,两家网点压力骤减,服务时效持续提升。更重要的是,乡镇服务站点有了稳定的业务量和收入预期,运营稳定,服务的连续性和积极性得到保障。
从“串线”到“专线”,服务品质持续升级
近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商的蓬勃发展,镇雄县的快递寄递量持续增长。最初的“串线跑车”模式,在部分包裹量较大的乡镇逐渐显现出运力瓶颈。
“包裹量增加了,一辆车装不下几个乡镇的货,效率也会受影响。”杨俊介绍说。此时,杨俊再次对合作模式进行优化:业务量大的乡镇线路,韵达逐步转为独立运营“专线”,保障时效与服务广度;而对偏远、件量小的乡镇,则继续保持“联合跑车”的合作,确保服务全覆盖,每一个包裹都能及时、准确地送达村民手中。
如今,韵达镇雄县网点的乡镇服务网络健全而稳定。合理的派费机制激发了末端乡镇服务站点的活力。“部分乡镇如尖山镇、芒部镇等,我们建立了韵达直营服务站点,快递服务品质更好、更稳定了。”杨俊说。
自动化设备赋能,服务永不止步
随着客户需求不断升级。“更快、更好、更准”成为快递服务的核心诉求。杨俊深谙此道,始终将提升网点效能放在心上。今年4月,杨俊投资近40万元,引进了一套拥有192个格口的自动化分拣设备。
“设备4月20号就进场了,正在安装调试。”谈及这项新投资,杨俊充满期待,“自动化分拣能大幅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差错。等它运转起来,应对接下来的‘618’和下半年业务旺季,我们更有底气了!”
从最初几十件包裹起步,到如今25000票的稳健奔跑;从返乡创业的初心,到联合同行的创新;从保障乡镇通达到追求服务品质……杨俊带领团队,就像乌蒙山中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润着这片土地。他用心用情,打通了乡镇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韵达的暖流,真真切切地流淌进了镇雄县千家万户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