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物流前三季度财报公布 企业经营状况“冰火两重天”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卫小波 2025-11-10 15:46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近日,多家A股物流企业公布了三季度财报。从报表来看,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分化特征。


显著分化的行业格局


综合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头部企业通过提质增效实现利润高增长,部分企业面临着营收下滑的挑战,行业总体发展平稳。


从营业收入上来看,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中大)以前三季度营收4329.79亿元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尽管营收同比下降了2.03%,但净利润率同比提升了30.8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44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10.12亿元,净利润率同比提升33.4%,成绩亮眼。


1762760360929509.png


作为国内供应链集成服务的龙头企业,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业务营收占比为92.1%。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提升,以“一体两翼”(“一体”为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两翼”分别指“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发展战略,围绕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积极打造金融和高端制造的护城河。


从盈利能力看,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通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311.77%至6.6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率10.16%;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2155.18%至1.52亿元,归母净利润率7.06%,上升幅度巨大,成为A股综合物流公司中净利润增长最显著的企业。


安通控股通过提升海运集装箱运量与运价,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使营业成本涨幅低于收入增幅,显著增强了盈利能力;同时,政府补助及投资收益也为公司业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多家企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动能。其中,胜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通能源”)净利润前三季度增长83.58%,第三季度单季增幅高达276%;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象屿”)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3.57%,第三季度更是实现443.17%的爆发式增长;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化智联”)同样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68.36%,第三季度单季增速达345.35%,等等。


这些数据共同反映出部分企业在提质增效、业务结构优化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多样化的企业发展动向


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追寻统一的增长模式,而是依据自身定位,在产业协同深度、运营效率精度和全球应变速度上展开差异化竞争。


具体来看,大宗供应链龙头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规模优势和盈利韧性。物产中大前三季度营收高达4329.79亿元,虽同比微降2.03%,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30.87%至30.51亿元,展现出出色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厦门象屿同样表现亮眼,营收3168.65亿元,同比增长6.44%,净利润大幅增长83.57%至16.33亿元,其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443.17%,显示公司在供应链效率提升和风险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与深耕国内的供应链企业相比,跨境物流领域受外部环境影响尤为明显,不同模式的企业业绩冷暖不一。


1762760423147425.png


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物流”)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72.49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润20.01亿元,下降3.19%。分析其原因,主要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导致部分电商直客业务减少,公司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8%。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航空货运公司表现相对稳健,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货航”)前三季度营收166.36亿元,同比增长16.92%,净利润18.36亿元,大幅增长66.21%,这主要得益于其货机机队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


此外,专项物流公司展现出专业领域的增长潜力。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密尔克卫”)作为化工物流龙头,前三季度营收106.70亿元,同比增长11.70%,净利润5.25亿元,增长7.04%,其在专业领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规模优势持续巩固。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谷物流”)则表现出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尽管营收78.98亿元,同比下降6.46%,但净利润14.10亿元,增长27.21%,尤其是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85.51%,毛利率提升至22.31%,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上的卓越表现。


物流行业转型“冰火两重天”


从宏观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虽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稳定扩张态势。物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7%,达到10.5万亿元,但各细分领域、不同模式的企业业绩表现差异明显。总体来看,盈利公司达到35家,亏损企业为8家。


在亏损的企业中,成本过高和行业环境变化拖累业绩的关键因素。以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至”)为例,中科微至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410.70%,业绩暴跌。据公告,中科微至所处的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竞争激烈,收入端项目验收减少,主营业务萎缩,与此同时,中科微至的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总额占营收的比重大幅增加了65.26%,严重侵蚀利润空间。


而在大幅提升盈利的企业中,新业务拓展与精细化管理成为共同的成功要素。


1762760479259540.png


厦门象屿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68.65亿元,同比增长6.44%;归母净利润16.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57%;扣非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302.47%。这一业绩得益于公司把握市场机遇,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增强了业务的多样性与盈利韧性。这表明在当前行业转型期,业务创新与效率提升的双轮驱动,是实现盈利能力跨越式增长的关键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业在保持盈利的同时持续加码科技投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整体而言,综合物流行业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通过深化专业化分工、精细化运营与模式创新,在细分领域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