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了营收、利润、业务量全面增长的半年报后,申通确立了年底冲击日均9000万单的新目标。
与此同时,“申通万人欢乐跑”同样传来捷报,4万公里(绕地球一圈)的目标提前达成,百万“申行者关爱基金”超前解锁。
近几年来,申通在社会公益之路上不断创新,从发布“311”社会责任体系,到“单单捐”公益计划,再到“万人欢乐跑”,申通将履行社会责任放到战略高度,从而不断获得市场、客户、员工的认可。
三天达成百万目标
亿豹网获悉,本次“申通万人欢乐跑”由总裁王文彬亲自领跑,活动核心机制为“里程换公益”:当参与者累计跑满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即可解锁百万“申行者关爱基金”。
该基金将重点用于三大领域,包括助医助困与员工子女教育帮扶、表彰申通员工的义行善举,以及奖励获得国家荣誉的员工和表现优异的员工子女,切实将公益力量精准传递至需要的群体。
活动仅进行三天,4万公里目标就提前达成,前后吸引全网超1.4万人报名参与,累计里程近20万公里,跑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一位曾获得基金帮助的员工动情表示:“这场奔跑让更多一线同事知道‘申行者关爱基金’的存在,对困难员工来说,这就是希望所在。”
为了确保公益数据的真实可靠,各个大区还建立了多级审核机制。“公益的真实性是底线,我们要对每个员工的付出负责,让爱心切实落地。”广东大区活动负责人严冰表示,奔跑不为拼里程,重在公益初心。
作为南部物业管理负责人的梁雅斌,曾是一名消防兵,把五年军旅淬炼出的坚韧,全部带进了跑步与公益之中。清晨4:30起床,5点开跑,21公里半马,是他最近的日常。他说,以前跑步是为了支队比武“拿分”,现在,他是“为一线兄弟们冲基金”。
对于扎根社会土壤的快递企业而言,关爱员工,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最大范围内拓展同温层。
尽管岗位不同、时段各异,但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多跑一公里,就多一份力量。“万人欢乐跑”不仅帮助很多员工改善身体技能,更多是被活动“帮助他人”的初心深深打动。 |
员工与企业休戚相关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已经足够“达”的上市快递企业,纷纷选择“兼济天下”,参与社会公益、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早在2023年,申通在成立30周年这样一个隆重的纪念日上,就将履行社会责任放到战略高度,发布“311”社会责任体系,即应急、绿色、农村三大公益方向,两个1分别是员工责任、客户责任。如今,两年过去了,申通在社会责任账单方面,收获满满。
应急方面,在多地水灾、南方台风、西部地区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中,申通都积极调动全链路数资源,包括遍布全国的枢纽、网点、车辆及员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应急配送机制,保障受灾地区物资寄递运输需求。
绿色循环方面,申通从光伏发电、智能分拣、智能配送、循环经济等多方面构建完善绿色快递管理体系。快递进村方面,通过拓展“线上销售+线下寄递”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而在关爱员工方面,申通也不遑多让。除了“申行者关爱基金”,申通为各条线员工提供职业晋升通道,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与企业共同成长。
亿豹网认为,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于快递品牌形象都较为模糊,尤其是通达系快递,具体差异难以通过产品、服务等有形的内容体现。作为上市公众公司,需要向资本市场输出良好的品牌形象,无论是有形的产品、服务,还是无形的情感链接、价值认可等。
因此,快递企业只有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才能更好地获得市场、客户、员工认可。
类似于“万人欢乐跑”这样的活动,长期来看,这种由员工内部建立的品牌信任感,终将助于建立外部信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从而形成“对外履行社会责任,对内关爱员工”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