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西进,倏忽就到了第四年。
四年时间里,从中转集运到中转费减免,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随着市场变化和终端反馈,拼多多对西进行动的战略投入,越来越系统、越来越稳健。
如今,站在中转费减免一周年的时间节点往回看,从首创中转集运模式到现在,电商西进链条上的各节点,物流、消费者、商家,或许都切身实地感受到了变化。
数据不会说谎,拼多多的二季报数据也印证着这一点。
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成。其中,日用百货的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的订单量增长了6成以上。
亿豹网发现,以物流为起点,围绕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在商家端通过减免和扶持实现闭环,电商西进三部曲,被平台用丝线“串”了起来。
物流为起点
电商西进,本质上是将成熟的电商经济模型应用到偏远地区。
物流是电商的“基础设施”,是连接供需双方的“高速公路”。没有路,一切商业活动都无从谈起。
物流成本一直是阻碍西部电商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西进行动主要的攻坚对象。
亿豹网了解到,此前,受物流成本影响,很多商家直接从后台关闭了西部消费者的下单权限,而西部消费者,也不愿意承担比商品本身还要贵的运费,由此,就形成了“高成本-低订单”的死循环。
因此,选择物流作为起点和突破口,并非偶然,这是由商业本质、西部地区的客观限制和电商的核心体验共同决定的。
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通过集中转运,降低包裹西行的物流成本,但商家仍需自行承担部分二段运费,西部包邮仍面临挑战。
2024年9月,拼多多全面免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商家仅需支付头程运费至中转仓,二段运费由平台承担。
此举首次实现西部包邮规模化。
近年来,连“中国冷极”都做到了包邮。
中国冷极,即距离漠河市约20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一年有八个月的时间都被白雪覆盖,冬季零下40度是常态,从市区到乡镇,几百公里开外。
过去,发往根河市的快递,不仅包裹数量少,并且配送时效慢,一般至少一周时间才能到。
中转费减免开始之后,所有发往根河市的包裹,先在沈阳中转,从中转仓到目的地的费用由平台承担,商家发货成本降低,二段发货时效也从5天以上压缩到3天之内。
这其中,感受最深的当属根河市快递干线运送司机陶乐然。自2024年10月以来,他明显感到自己运货的小车更“满”了,“以前偶尔才装满,现在几乎趟趟都是满的。
他所在的快递站点,已经承接拼多多平台订单五年,平台兜底偏远地区快递中转费后,日包裹量涨了十多倍,其中,拼多多平台包裹明显增多,已经占到站点日包裹量的一半以上,站点员工也越来越多,负责配送的快递员已经超过了20个,覆盖整个根河市区和乡镇。
如今,根河市的雪地上,一条条车轱辘滚过,将包裹运往更多“中国冷极”的家庭。
消费者是核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需求被分为五个层级,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情感和尊重以及自我实现。
亿豹网发现,物流链路被打通后,西部消费者从吃穿住行的物质需求,到情感连接的精神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端午节的咸鸭蛋、中秋节的大闸蟹、春节的腊味、夏天的海南椰子、冬天的智利车厘子,被源源不断送至戈壁、大漠、草原、雪山,在包邮后的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受到极大欢迎。
民以食为天,“吃”方面的选择丰富,是电商西进过程中,西部消费者对“包邮”最切身的变化体会。
甘肃白银市靖远县的大学生魏煜轩,在老家包邮后,为父亲过生日,网上订购蛋糕、大闸蟹,节俭的父亲红了眼眶,朴实的乡亲们也感受到血缘之亲反哺的动容。此后,魏煜轩的父亲也慢慢开始学会网购,学会在拼多多下单。
安居而后乐业,丰裕乃求懿德。物质选择丰富后,超越生存需求,消费者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更追求生命的质感。
“谷子经济”大热后,西进行动让西部消费对于“IP潮玩”的情感需求,被市场看见。
因西部地区线下潮玩店较少,想要“吃谷”,唯有寄希望与“网购”。然而以前,大部分线上店铺的邮费比谷子本身还贵,极不划算,一篇名为“偏远地区吃谷人的精神状态”的帖子曾聚集了近800条评论,均是感慨邮费过高。
而今,西部消费者无论是“集卡”还是“集邮”,均实现了消费自由。据拼多多谷子类目Top商家“栗汀”店铺统计,2025年至今,发往偏远地区的商品同比增长约60%,西部地区订单占比增长至近10%。
市场无终点
对于平台商家而言,电商西进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来自西部的订单增多了,也敢往西部地区发货了。
来自山东的轮胎企业迈瑞途,入驻拼多多5年,作为平台轮胎类目TOP商家,最近,店铺的西部地区单月销量突破上万条。
负责人张笑铜表示市场反馈完全超预期:“粗略估计,现在每月发往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订单占总销量的20%左右,某些省份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要知道,过去受运费影响,一条售价300的轮胎,可能运往呼伦贝尔的邮费就超过300。张笑铜一度在后台关闭了来自西部的订单入口,直到去年9月中才重新开始接单。
订单增加、收入增多是最直观的感受,而产业升级,影响则更为隐秘而深远。
亿豹网获悉,今年,在“千亿扶持”惠商计划启动后,“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等专项团队深入农业产区与产业带,助力地方农产品对接高附加值市场。
以“网红薯片”为例,云南昭通乌蒙山区的黄心土豆原本因区位限制,多作为初级农产品低价销售,附加值有限。
在“千亿扶持”计划下,当地引进拼多多商家投资建厂,引入智能化加工设备,开发出多种口味的薯片产品,实现了从原料到深加工的标准转化,拓展到全国市场。不仅塑造了“网红薯片”品牌形象,还带动了1.1万户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拼多多作为头部电商平台,拥有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这正是广大产业带商家,尤其是西进商家所亟需的。平台可以通过传递成功的运营方法论、提供数字化的工具支持,将成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新兴商家,催化本土数字化服务生态的生成与繁荣,最终实现由“平台赋能”到“产业自生”的良性循环。
这些,都是西进行动中,在商家端切实可见的变化和可落地实操的策略。
如今,越来越的商家,像山东轮胎迈瑞途、浙江茶吧机,乃至专攻宠物保健品的华生维克等,都在西部市场看到了新的潜力和机会。
电商西进,改变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