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告别“铁三角”,资本走向台前,快运下半场巨头相争,道阻且长

来源:微快运 作者:王不雨 2023-01-12 13:37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一、王拥军辞任,安能别“三驾马车


2023年1月10日,安能物流(09956.HK)公告,因工作重新分配,王拥军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并不再担任公司授权代表、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各成员,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于辞任后,王拥军仍留在公司并担任高级顾问,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


董事会进一步宣布,于王拥军辞任后,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秦兴华及公司非执行董事陈伟豪已获委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


此外,秦兴华已获委任为授权代表,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秦兴华已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


1673502090338671.png


王拥军辞任安能物流董事会主席,毫无疑问是一次人事巨震。其实,在2022年9月1日晚间,安能物流发布公告,祝建辉辞任执行董事兼本公司首席运营官,以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个人事业。随后,董事会议决委聘祝建辉为顾问,从2022年9月10日起至2024年9月1日止。


1673502113970744.png


安能物流创立之初,为迅速赶超业内巨头,创始人秦兴华、刘海燕等先后挖来行业资深人士,并将董事长职位让与王拥军,由其负责投融资事宜;且将首席运营官让与祝建辉,由其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与管理;秦兴华仅保留总裁一职,安能的“三驾马车”成型,自此开启超百世快运、德邦物流,并于2016年超越德邦,斩获新一任零担货量王。2021年11月11日,安能赴港上市,当日收盘价为13.48港元/股,收盘市值129亿人民币,获得阶段性的成功。


1673502176683975.png


安能的三驾马车,珠联璧合:破万难,共征伐、齐扩张、勇断臂,零担称王,赴港里程碑,当称业内一段佳话。


此番首席运营官与董事长先后辞任,且都保留象征性的顾问职位,代表安能的“三驾马车”彻底坍方……


连续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安能物流究竟怎么了?


二、白衣骑士救援,资本走向台前


随着安能物流在快递领域投资失败,2019年开春安能因为资金链断裂遭遇至暗时刻,多省多处分拨因为欠薪罢工......据安能物流财报,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53.32亿元、53.38亿元和70.8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14亿元和2.18亿元。


2020年1月20日,安能物流官方发布消息,大钲资本完成对安能物流超过3亿美元的投资。于黑暗中见曙光,大钲资本当仁不让成为安能物流的白衣骑士,为安能此后再一轮融资及上市保驾护航。


1673502267232956.png


岂止是人事变动,安能物流的股权在上市后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重大调整。


安能物流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董事长)、主要股东王拥军于2021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13日期间通过Double Brighten增持了安能物流部分股份。Double Brighten于市场上增持13.2万股该公司普通股股份,总代价约为120万港元(即平均价格约为每股股份9.0845港元)。


增持后,王拥军对安能物流的权益由432,492,804股股份增加至432,624,804股股份,于该公司的持股比例由约37.20%增加至37.21%。截至公告之日,王拥军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35,419,983股股份,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拥有297,204,821股股份的权益。


2022年2月9日至15日,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为扼止屡屡下挫的股价,向市场传递信心,亦先后5次增持自家股票。安能物流表示,增持事项充分体现王拥军对该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以及对于该公司持续发展的支持,当然最核心的仍然是保持管理团队在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后对公司的控制权。


1673502301170206.png


截止2022年6月30日,创始人及高管团队的一致行动人仍然拥有安能物流27.8%的股权,为单一最大股东组别。


1673502319801802.png


随着祝建辉离任,“三驾马车”解体。2022年9月30日,安能物流宣布,终止于2021年8月4日管理层股东订立一致行动协议。并自上述日期起不再就公司事务及管理采取一致行动。于签立终止协议后,管理层股东不再被视为互相于各自的股份中拥有权益。因此,管理层股东不再为单一最大股东组别。至此,大钲资本持股24.60%,成为公司最大股东。陈伟豪于2019年加入大钲资本,为大钲资本投委会成员之一,参与多个核心领域的投资。


三、快运下半场,道阻且长


2022年8月底,安能物流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其中显示,安能物流营业收入41.39亿元,同比减少8%,主要由于零担货运总量由去年同期的580万吨减少至540万吨,及零担运输服务的单价由去年同期460元/吨减少至448元/吨。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7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6.6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期末资产合计为63.29亿元。报告中指出,安能业绩总体情况受到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在2022年有所下滑。


随着年底疫情突然放开,快运巨头们都遭遇分拨的非战斗性减员,严重的地方甚至只有30%的操作工在岗,不管安能、百世、中通、壹米滴答还是顺心捷达等全国性网络,都在2022年12月下半月突发分拨大面积爆仓,出现严重的拥堵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各家的业绩。中通快运未能完成预期增长目标,百世与安能等各家快运巨头都出现了货量下滑。


安能物流、百世快运、韵达快运几家先后尝试向大票零担扩张,随着安能“普惠达”在2022年末关停,从小票快运打通更大蓝海的努力仍然没有找到最佳途径,小票快运几千亿的市场根本支撑不了多家全国性快运网络的巨头梦。


2021年7月底,汇森速运并购壹米滴答,2022年3月,京东物流并购老老牌快运王者德邦,弥补了极兔与京东在全国性快运网络的短板。疫情三年的行业整合与并购,体现了商流巨头布局生态圈与现金流充沛的二线企业上牌桌野望的等特征。


快运进入下半场,数字货运巨头满帮与货拉拉也有向零担快运布局的各种尝试,也表露了他们的野心。加盟六强与直营两强构筑的护城河并不够深不够宽,或许未来会面对不一样的的对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快运巨头相争,道阻且长,在卧倒的2022年,仍然活着是安慰,在2023年还能匍匐前进就是胜利!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