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10月23日,新石器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刚一个月前,新石器已累计交付L4自动驾驶车辆超1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家破万台的L4级车队。无人配送正从过去的研发、测试、示范阶段,开始正式在全球范围内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快递末端作为最天然的适配场景之一,无人车已成为一线网点的标配。在双11的业务高峰中,无人车穿梭在高校、乡村、景区等多个点位,实现极速接驳送达。
亿豹网发现,在这个领域,除新石器外,九识作为实力玩家同样不容小觑,甚至连德赛西威、佑驾创新这样有成熟主业的公司也在加入这个赛道。
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2025年,被业内公认为无人车元年。初步测算,今年初以来,头部无人车公司已累计获得约85亿元融资,成为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

其中,在新石器刚完成6亿美元D轮融资前,九识宣布完成4亿美元B轮融资,再加上此前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白犀牛完成5亿元B轮融资,无人配送的商业逻辑正在被资本方抢先验证。
市场容量仍在进一步放大中,近日,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开标,顺丰也有将近3000台无人车需求,短时间内,仅直营快递就释放出万台需求。如果再算上全国数万家通达兔快递加盟商,无人车的需求体量将达数万辆。
在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租赁大单中,旗下控股公司中邮科技拿下了半壁江山,九识智能也成为核心供应商之一。但中邮科技并不会直接造车,其战略合作伙伴是行深智能和白犀牛。由于此前拿到了顺丰的投资,白犀牛也水到渠成进入顺丰的核心供应商名录。
这还仅仅是快递场景。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恩源表示,伴随无人车业务不断拓展至城市配送、即时配送等领域,同时随着夜间物流路权的开启,属于无人车的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而且这一天也将很快到来。
余恩源预测,2027年国内加上海外市场,一定是10万台以上的爆发需求。预计三年后,北上广等大城市都至少有几千台无人配送车运营,总量可能有几十万台,行业大有可为。一旦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可能会形成一个能服务整个社会的“智能运力网络”,企业和个人都能共享使用。

亿豹网了解到,激烈的竞争,势必带来行业价格战升级。目前,针对大客户渠道,各家主力车型价格加上5年服务费,基本已经下降到8-10万元区间,而仅仅在今年上半年,这一价格还在15-20万元。短短半年,近乎腰斩。
商业场景持续扩张
在快递末端,无人车链接转运中心与网点、网点与驿站之间,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超50%,并将配送效率提升40%以上。
作为国内功能型无人车运营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深圳近期在全国率先发布城市《功能型无人车月度运行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9月份深圳无人车单月送单量首破百万大关,创造商业价值环比增长14.5%。
截至9月,深圳已向功能型无人车开放路权线路1257条,总计3581公里。其中9月新增开放线路19条、里程396公里,无人车加速上路态势明显。运营车辆798台,环比新增32台,主要分类为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和无人巡检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无人物流车总量为432台,占比超过54%。
报告显示,各无人车品牌在深圳市场的竞逐格局初现端倪。按品牌划分,新石器活跃车辆规模最大,达220台,其次为美团138台,显著领先于白犀牛、九识等构成的第二梯队阵营。而从月度行驶里程来看,主要进行即时配送的美团无人车9月运营行驶了12.7万公里,排名第一。

在山东青岛,新石器部署车辆突破1200台,协助其成为全球无人驾驶车辆最多的城市。新石器还联手滴滴货运首创无人货运RaaS服务(RoboVan-as-a-Service),实现无人车服务所见即所得,显著降低物流客户使用无人配送的门槛。
亿豹网获悉,快递场景之外,无人车在生鲜、冷链、商超、快运等城配场景也在快速完成验证。新石器表示,这些城配新场景的订单大规模爆发,目前单月订单数量及金额均已超过新石器总订单的50%,成为第一大需求场景。
九识同样表示,2025年以来,快递行业的占比从原来的八九成降到了50%以下,意味着公司在更多场景和行业中实现了技术迁移。
正是在更多的场景中,新石器、九识相继跑出了1万台的销量。无人车虽然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验证,但整体市场格局、生态分布并没有定型,这也是不断有新玩家入局的原因,接下来只有不断迭代技术与产品、不断深耕运营与服务,才可能成为业内真正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