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第一波高峰如期而至,但行业内外似乎没了往日的关注度,仿佛这个“人造节日”就没来过一样。
亿豹网在一线采访中发现,第一波高峰业务量普遍较往日提升了50%以上,并在三天左右迅速消退。不难看出,淘系平台仍是通达系的主力流量来源。
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今年双11快递总部与末端网点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一方面,受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货量并没有想象中翻倍增长;另一方面,反内卷利好因素尚未传导至一线网点,不少加盟商仍困于水深火热之中。
涨价之下依然有增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11,战线空前拉长,京东、抖音提前于10月9日便开启促销。提前打响大促,能让货量不会过于集中,从而更为平缓地过渡到旺季。
“第一波货量高峰在23号左右,比平日增长了60%,25号很快就回落了。”北京一家共配网点负责人表示,三通一达的货量普遍增幅较大,小哥日均派送量普遍在六七百件以上。

亿豹网了解到,各地一线网点面临业务高峰的情况不尽相同,也有网点表示,货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经过多年双11的历练,无论是总部还是网点,对于迎战高峰已司空见惯,无论是场地、设备、车辆、人员、物料等方面,都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只是与以往如临大敌不同,如今应对高峰已经轻车熟路。
不少小哥表示,今年双11的大货,比往年多了很多。实际上,为了争抢业务量,有的总部今年并没有限制重货入网,而是增加续重与中转费用,致使小哥工作量增加不少。
在北京三环内的老旧小区,没有驿站也没有快递柜,小哥只好一件件爬楼送达。双11增长一半的派件量让小哥们有点吃不消,他们只好延长派件时间至晚上10点。而在一些较为新的小区,由于派费的不断走低,不少末端驿站同样入不敷出关门大吉。

一位小哥表示,按照网点统一要求,双11期间所有快递员,从每天清晨6点30分便开始分拣装车,直至晚上9点30分才能结束当天的配送工作。“所有小哥都取消了休息,大家轮班吃饭,交替分拣,就是为了让包裹能尽快送到消费者手里,避免积压。”
业务量越大考核越多
武侠世界中,高手对决,往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快递行业的现实情况是,双11期间,即便一线网点赚钱或不赚钱,你都必须按照总部既定的政策,一步步走下去。
作为全国派费最高的区域,北京的一线网点生存环境同样艰难。经历过价格战的激荡,网点轻松赚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
一位共配加盟商算了一笔账,自己做了三个品牌,平日派件三万票的网点目前增长到五万票左右,总部给到的平均派费为1.7元/票,给到快递员1.1元/票,还要包吃包住,成本合计下来也得1.4元/票,再刨去库房房租与司机、客服的工资,基本都是在盈亏平衡线附近运营。
更令他不解的是,本来双11的货量就比较大,总部却在这个节骨眼加重了签收率考核力度,甚至一些考核细则不尽如人意。他现在希望考核方面不要出现大的问题,让小哥多增加一点收入,保证队伍的稳定。

亿豹网走访发现,指望双11赚钱不再现实,业务量越大,面临的考核就越多,出错越多就意味着罚款越多,尽快取消不合理的考核,成为一线最大的心声。
行业反内卷的情况下,全国产粮区大范围涨价,快递企业也在旺季加快分化。有的企业利用市场占有率优势,顺利实现涨价,但有的企业涨价后,造成客户流失,全网压力反而进一步加大。
不可否认,近两三年来,一线网点的投资热情几乎消失殆尽,更多的是谋求旺季平稳度过,其中萌生退意寻求转让的网点更是大有人在,只是在整个行业价格战的红海下,转让不再变得那么轻松。
本轮反内卷行动中,多地主管部门强调,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增长与市占率指标,不得设置不合理的任务量考核并对此考核。同时,实施服务质量罚款与派费分离,不得克扣或随意降低派费标准,保障加盟商在正常派件下无条件获得全额派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