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分论坛“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四川宜宾举行,顺丰受邀参会,与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专家,围绕电池运输的标准法规、技术创新与供应链韧性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会上,“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道路运输有条件豁免试点”正式启动,该举措通过科学分级管理,对低风险锂电池产品豁免部分严苛运输要求,为探索动力电池高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实践。

近年来,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推动锂电池需求“水涨船高”,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中国主导、技术突破和出口增长的显著特征,但同时运输瓶颈已成为制约行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进一步明确规范,优化完善锂电池运输体系,护航中国锂电池产品全球出海,成为政府部门和产业链重点关注的挑战。
在“动力锂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圆桌讨论中,顺丰新能源行业负责人杜萌介绍,作为物流行业新能源最大应用体之一,顺丰在电动化领域布局深远:从屋顶光伏、产业园到二三轮车充换电及新能源车干支线运输,致力于构建全场景电动化生态,助力2050年净零目标的实现。

(顺丰新能源行业负责人 杜萌)
顺丰秉持的“互为客户、价值共创”理念,通过双向价值认可,突破传统采购逐利的局限,打造整包服务,激发创新机会。面对中资企业出海挑战,顺丰通过“标准先行-共创共赢-长期自营”三维策略,破解出海物流瓶颈,实现从单一竞标到战略协同的跃升,最终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体系,助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吴金中现场发布《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他表示,动力电池供应链物流正从单一运输向多式联运、从安全洼地向防护高地转型。产业规模扩张是基础驱动力,而政策创新(如豁免试点、标准制定)和技术突破(如铁路试运、防护装备)是关键赋能因子。未来需聚焦瓶颈破解(如三峡通航、豁免推广)和国际通道韧性建设,以支撑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全球布局。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 吴金中)
吴金中教授会后接受采访进一步指出,基于锂电池道路运输危险品的低危豁免趋势与行业实际需要,建议顺丰未来重点布局城市小批量配送、逆向回收物流与国际出海三大增量场景,积极推动“低危豁免”向“小件豁免”转化。顺丰能源化工行业已联合重庆交通大学、上化院等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的系统性研究,加快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动力锂电池物流体系,持续引领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顺丰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链服务已涵盖矿石原材料进口、原料入厂物流、涉锂备件VMI仓及运输、电池运输及废旧电池回收、空运/海运/陆运电池出口、充电桩仓储及运输等场景。顺丰还加入了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共同体,参与建设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提升动力电池国际物流效率与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此次会议由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未来,顺丰将立足自身优势,从提升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增强国际供应链韧性、完善运输标准规范体系四个方向发力,携手政府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