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出近300位快递企业家!桐庐县这所“神奇学校”里藏着哪些精神密码?

来源:桐庐发布 2025-11-26 14:47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11月17日至18日,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在桐庐举行,快递物流是桐庐“141X”产业体系中的地标性产业,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桐庐县委宣传部推出《桐庐通达向未来》系列策划,11月25日潮新闻客户端刊发了《“三通一达”创始人毕业于此,这所“神奇学校”藏着哪些精神密码?》,全文如下——


在桐庐县钟山乡,有一个村庄叫子胥村。或许你对这个地名感到陌生,但它和你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里曾有一所歌舞初级中学,“三通一达”创始人毕业于此。


这所中学存续的22年间,累计培养学生约1300人,其中有近300位快递企业家,带动桐庐县1.8万人在快递行业从业。


作为中国民营快递的精神原点,今年桐庐原址原貌重建了歌舞中学,打造集快递文化展陈、快递研学体验等为一体的快递精神溯源地。同时,桐庐开展快递精神研究提炼工作,明确了快递精神七字表述语:通达天下勇为先。


桐庐深山里的“神奇学校”,为何能孕育出快递产业?桐庐快递精神,如何继续照亮这片土地的前行之路?


1764139404275063.png


快递精神的内核


在“快递之路展陈馆”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敢为人先的创业者、负重致远的奋斗者、使命必达的守信者、通达天下的报国者”的桐庐快递精神,并提炼为“通达天下勇为先”的快递精神表述语。


展陈馆内,凌晨扛包裹赶绿皮火车、骑自行车穿上海弄堂,一个个场景,还原了歌舞中学的毕业生们送快递的创业场景。把时间的指针拨到1993年,彼时,申通快递创始人聂腾飞看到了当时沪杭间外贸公司面临报关单次日送达的时效困境,他用“代人出差”的模式,开启中国民营快递先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韵达、圆通、中通等快递企业相继成立,从桐庐大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以敢为人先的创业者精神,在市场的风浪中毅然前行。这恰恰是桐庐人身上最鲜明的精神特征:1979年,桐庐在全国率先开发瑶琳仙境,成为“县级旅游之冠”;改革开放时期,分水制笔、横村针织等块状经济大发展……这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气质,同样在桐庐快递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敢为人先,既是面对市场机遇的敏锐,也是敢闯“无人区”的勇气。从手写面单到电子运单,从人工分拣到智能仓配,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物流,桐庐快递人敢于创新商业模式,改写物流生态,充分体现“数字跃迁”的创新精神。


肩挑背扛、搬搬抬抬,靠体力挣钱,是早期快递人的生存现状。桐庐快递人以负重致远的奋斗者精神,用自行车、手写运单、算盘记账等最简陋的设备,在政策夹缝和跨国物流巨头的技术壁垒中,硬生生碾出一条属于中国人的快递物流,开启中国快递的拓荒时代。


而守信,是桐庐快递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使命必达的守信者精神,除了讲究信用,落笔在信任。“三通一达”的规模化发展,是中国当代商业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个现象的深层逻辑在于:快递业的成长,离不开基于地缘、亲缘和学缘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


加盟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创举——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鼓励家乡人加入快递行业,迅速完成全国快递物流网络基础架构的搭建。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把这个牵绊总结为“乡情、亲情、友情是纽带,本质是信任的力量”。


从歌舞中学出发,桐庐的快递人,已建起一张四通八达、无处不在的物流网络,触达每一个城市、乡村乃至全球的各个角落。


对家国的道义,桐庐快递人在做大做强后仍不忘初心,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比如,“三通一达”推动绿色快递,积极改善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布局快递国际化,帮助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对家乡的情义,桐庐快递人对桑梓故土予以深厚回报:为家乡捐资助学、修房修路、振兴文化,把第二总部搬回桐庐,开始桐庐快递业的大规模回归……这正是对“通达天下的报国者精神”的最好诠释。


桐庐精神谱系的“三部曲”


一个大山里的初中,能孕育出一整个产业,这在全球都是罕见的。为什么从桐庐深山的教室里,能走出这么多优秀快递企业家,这一方水土蕴藏什么基因密码?


1764139430493252.png


在展陈馆内,一幅“漫漫求学路”的地图,标刻出桐庐快递人求学时的艰辛:钟山乡夏塘村的聂腾飞、聂腾云、詹际盛,离歌舞中学有8公里山路;歌舞村张小娟、商学兵的上学路有3.5公里;阳田村赖梅松、赖建法的上学路有13公里;距离最近的子胥村陈德军,上学路也有1.2公里。


彼时的钟山乡,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活艰苦。走出大山,是这一代人最朴素的心愿。


如果说“穷则思变”是桐庐快递人的创业直接驱动力,那么快递精神的源头,是桐庐深厚的“人文基因”,真正支撑快递人实现通达天下。


打开桐庐的“人文基因”库,药祖文化、诗词文化、隐逸文化等源远流长,有济世救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开放自信、超然豁达的胸襟,也有逆境中坚守本心、顺境中通达天下的生存哲学,滋养每一位桐庐人。


而桐庐快递精神的提炼总结,让桐庐精神谱系有了“三部曲”。这“三部曲”中,前两个精神不得不提——


一个是“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20世纪50年代,面对突发特大洪水,梅蓉人没有垂头丧气,而是燃起改造村庄的希望,他们齐心协力开渠引水,历时八年建起了万米长渠和17个抽水机埠,将 1306 亩贫瘠沙地改造成肥沃良田。


另一个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南堡精神。1969年7月,一场罕见的特大洪灾席卷了桐庐南堡村。洪水虽凶猛,却压不垮南堡人的脊梁。南堡人立即展开灾害自救,短短一年,崭新的南堡浴“水”重生。


这两个精神都是“桐庐奇迹”,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桐庐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桐庐人勇往直前。


桐庐快递精神,是对梅蓉精神、南堡精神的一脉相承。改革开放时代,呼唤人们去发展和创富,志在改变自己命运的桐庐人不甘困守,走出大山,“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快递行业,把精神力量转化成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


桐庐快递精神,更是一次迭代升级。这一次,桐庐快递人依靠的不仅是个人奋斗、集体力量,还有市场机制,再一次创造奇迹。这场奇迹里,他们也走出了桐庐,走向世界。


可以说,这“三部曲”构成了当代桐庐“奋斗—团结—精进”的完整精神谱系,反映了桐庐的城市气质,也是国家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三个时期伟大发展历程的例证。


同时,桐庐快递精神是浙商精神的重要“拼图”。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浙江人在资源先天不足的“倒逼”下走南闯北,把生意从小摊子做成大厂子、从家门口做到全世界,最终淬炼出“四千”精神、“两板”精神。


桐庐快递人主动寻找机遇、创造机遇的发展轨迹,正是浙商韧性生长的典型代表,而桐庐快递精神也成为浙商精神的“鲜活样本”。


人文经济学的新注解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文化与经济,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有机的统一。


人文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总是润物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全过程,提供滋养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涵养一城一地的气质品格。


有个例子,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先行者,当年吸引新加坡合作方的,除了产业基础,还有古朴精巧的苏州园林,以及许多苏州干部身上兼容并蓄的文化气质。这正是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印证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力量。


对于桐庐来说,浸润诸多“人文基因”的桐庐人,在市场大潮中敢为人先、走南闯北,使得桐庐的县域经济被冠以不少“国字头”称号,“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制笔之乡”“中国围巾之乡”“中国医用内镜产业基地”等。


从这个角度看,桐庐不仅代表着一城一地,还是县域经济的韧性密码,持续把地域文化基因转化为商业创新。


当下,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快递精神,将作为桐庐人文经济学的新注解,进一步推动桐庐产城人文融合。


比如,歌舞中学不仅修旧如旧,成为快递精神的溯源地和传承地,还是集“产、教、文、旅”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基地。这其中,“快递之路展陈馆”设有七个单元,呈现“三通一达”从桐庐山间白手起家,到深耕市场、布局全球、铸就行业蓝图的发展轨迹,有望成为桐庐招商引资的新“门面”。


再如,把快递精神转化为县域核心竞争力。歌舞中学被誉为快递的“黄埔军校”,桐庐的目标,不仅仅是把歌舞中学作为快递人的培训学校、“通达学院”基层研学实践基地,同时也将做强“快递+”多元体验矩阵:快递+研学,针对青少年、企业、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开发特色课程;快递+文旅,以歌舞中学为精神起点,串联桐庐全域优质旅游资源,为游客打造“通达之旅”主题文旅动线;快递+影视,歌舞中学独特的历史建筑和复古场景,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优质取景地,助力快递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破圈……


1764139453952010.png


文化赋能经济,经济彰显文化。遵循“做大做强、强化特色、拓展空间、城乡联动”重要指示,近年来,桐庐依托文化的力量,把块状经济迭代为新赛道高度集聚的特色经济。而快递精神,助力桐庐完成了对地理空间的终极突破,并进一步推动桐庐快递物流地标性产业链高原造峰。


所有的通达天下,都始于一次勇敢的出发。三十多年前,一群走出桐庐大山的年轻人,把自行车的辙痕,连接成世界经纬。如今,快递精神不仅是桐庐的重要底色,更成为县域经济走向人文深处的一盏灯,它照亮了文化如何赋能经济,个体如何呼应时代,乡土如何走向辽阔。


当歌舞中学的“铃声”再次响起,它不只是回望来时路,而是向未来发出邀请:桐庐的山水间,心若通达,天下不远。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