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6月1日实施!你的快递包裹正在“改头换面”

来源:交通发布 作者:刘钇杭 2025-05-22 09:34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6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简称《决定》)将正式实施。此次修改,专门增加了“快递包装”章节,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决定》正式实施后,快递行业将产生哪些变化?快递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采访。


1747878125859551.png

中通快递在快递驿站开展绿色回收活动,共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1.27亿个。 俞天宇 供图


填补快递包装制度空白


每天8时,顺丰速运快递员杜永康都会骑着快递三轮车在北京地铁安贞门站附近派送快件。他的快递三轮车上,放着一种白色塑料包装袋,袋子印着可回收再生快递袋标识,标识下面有两行小字:“100%单一材质,含30%再生塑料。”


据了解,这是顺丰研发的“双易包装胶袋”,该包装袋为废弃包装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减少了环境泄漏率。目前顺丰已在北京完成了约4700万个“双易包装胶袋”的批量替换。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预计202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2000亿件。飞速增长的业务量背后,却隐藏着日益严峻的快递包装废弃物问题。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包装团队负责人介绍,我国的快递包装废弃物主要以快递包装袋、减震填充物、塑料胶带、快递面单为主,这些废弃物将对大气、土壤、水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快递包装中常含有油墨、胶水、塑料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逐渐渗入土壤深层,造成土壤污染。长期下去,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进而抑制植物的生长。此外,绝大部分快递包装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会与生活垃圾一起被焚烧,特别是一些不可降解的塑料类,会产生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该负责人说。


此次对《快递暂行条例》进行修改,在条例中增加“快递包装”一章,对于快递包装治理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将推进快递包装向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


“《决定》标志着我国快递包装进入全链条绿色转型发展新阶段。”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表示,《决定》首次将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纳入快递服务体系目标,并通过立法明确快递企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用户的责任义务,有利于形成全链条治理合力


在赵国君看来,《决定》围绕绿色包装的痛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形成破解体系,未来成效可期。


循环回收利用更高效


不少快递企业向记者反映,将按照《决定》要求,不断完善多个环节的绿色化措施,积极推动绿色包装在行业内应用发展。


目前,快递企业在绿色包装技术及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也为推动快递包装向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奠定了基础。除顺丰速运在全国推广的“双易包装胶袋”之外,极兔速递去年以来也开始在应用全降解防水袋,并积极选用聚乳酸材质的可降解胶带。根据极兔速递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截至2024年年底,极兔速递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市投放373.71万个全降解防水袋,共使用45毫米可降解胶带34.4万卷。


在快递包装减量方面,京东开发的X系列纸箱,通过对常规纸箱的结构优化,确保使用感不变的前提下,单个纸箱原材料用量降低了5%至25%。2024年,京东X系列纸箱全年使用量达8.6亿个,年度减少碳排放量1.2万吨。京东还发布了行业首个原发包装认证标准,承诺至2030年实现80%以上电商渠道售卖的产品支持原发包装。2024年,原发包装帮助京东物流减少二次包装超过10亿个。


相关快递企业还在积极推动快递包装的循环使用。中通快递发布的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4年中通快递开展“绿色快递、你我同行”资源回收再利用活动,通过为消费者发放精美礼品,让其留下快递包装的形式,在快递驿站开展绿色回收活动,共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达1.27亿个。回收纸箱也给网点带来了一定收益。“通过回收纸箱,让门店减少耗材成本约50%。与此同时,门店和客户有了更多的互动,提升客户黏性,带来了网点散件业务的增长。”中通快递浙江义乌新科网点负责人何航滨说。


此外在冷链运输领域,京东、顺丰等企业都投入了专用的冷链循环箱用于冷链产品的相关配送。“针对生鲜冷藏、冷冻品类,我们采用循环保温箱+可循环使用冰板替代传统EPS白色泡沫箱和一次性冰袋的包装,单个箱子可循环使用超过180次。2024年,京东已投入96万个循环保温箱,累计使用次数超8545万次,年度减少碳排放量7.25万吨。”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全链条协同扩面覆盖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当前快递行业在绿色包装方面虽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及消费者意识缺乏等瓶颈,限制着绿色快递包装的长远发展。


记者在1688平台查询发现,采购1万个全降解快递包装袋厂商报价为1250元,而普通的快递包装袋厂商报价为400元,价格相差3倍。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包装团队负责人介绍,可降解包装的生产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使用特殊的材料和工艺,其价格普遍远远高于传统包装材料。例如以常见的聚乳酸(PLA)等生物可降解塑料为例,不但生产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很多,而且保质期极短,企业很难选择使用可降解包装。


而针对可循环包装来说,赵国君介绍,可循环包装单个成本通常约为传统纸箱的3倍至5倍甚至更高,同时企业还需额外承担回收网点建设、物流逆向运输及相关人员等费用,这些都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也会影响企业选择可循环包装的积极性。


消费者意识缺乏、回收设施短缺也让可循环包装在环保方面打了“折扣”。北京印刷学院邮政行业绿色包装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朱磊介绍,消费者出于隐私泄露担忧与卫生顾虑,导致多数用户不愿主动归还包装,尤其快递单残留信息、胶带残留等细节降低了循环包装的接受度。同时,公众对绿色包装的认知仍停留在“环保象征”层面,缺乏实际参与动力。


为推动绿色包装的使用覆盖面,赵国君建议,未来应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推动可降解包装和可循环包装使用覆盖面的多方联动。管理部门应加快完善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体系,将包装减量化、循环化指标纳入行业准入与考核机制;与此同时,对研发及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包装企业给予财税优惠或碳配额等切实的奖励,提升企业转型动力。


“头部企业需承担技术攻坚与模式创新责任。”朱磊表示,物流企业需要联合包装企业针对高强度、轻量化的生物基材料上加大创新力度,优化包装结构以减少暴力拆箱损伤。同时,企业应通过共享回收模式降低逆向物流成本。


“更重要的是,循环包装推广的主体应该从物流企业转变为有重要场景的品牌企业。有高价值产品的品牌企业,以及需要面对面签收的产品(如文件、生鲜、珠宝等),才更有实力和动力使用循环包装,有助于降低他们的成本,提升他们的社会形象。”朱磊说。


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至关重要。接受采访的各位专家一致提出,相关管理部门需通过教育引导与激励机制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变原有习惯。相关快递企业则可推出积分兑换、折扣优惠等多种活动,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回收行动。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