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4亿件的快递业务量中,有超1亿件流动在农村地区。
快递服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民生小事,而是包括农村用户在内,可以享受到的普遍服务。但近年来,随着派费下滑的连锁反应,农村快递同样面临着降本增效的考验。
从快递下乡到快递进村,如今快递进出偏远地区的渠道越来越畅通,无人机、无人车大规模用于前后端揽收派送,客货邮、邮快合作等模式带动农村共配提速,农村寄递业务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
客货邮与共配遍地开花
在云南昭通大关县,通过“快递+超市”模式,引导中通、韵达、极兔三家快递企业共同出资,成立黄连河驿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驿站+商业”模式,运营县、乡、村快递寄递服务,有效降低了进村服务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大关县通过盘活国有运输企业闲置资产,推动各方达成战略合作,建成县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升级乡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班线改造,投入定制运输车辆等措施,为乡村快递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大关县105个村、社区中,快递超市已在42个村、社区的黄连河驿站投入使用。“以前五家快递公司单打独斗,可能要30个人的人力成本,现在投入智能化分拣线可能只要三分之一。几家快递资源整合后体量也变大了,再共同成立第三方公司,商业板块盈利后我们又可以反哺快递。”黄连河驿站负责人表示。
亿豹网获悉,对村民来说,驿站与超市的出现,方便了他们的取件与购物。对企业来说,末端毛细血管经营有了“造血”能力后,可以反哺快递业务量不足的短板。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大关县促进“交快融合+商业赋能”推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的做法,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物流典型案例。
客货邮融合的案例比比皆是,同样在湖南汨罗市,由市客运公司提供运力,中国邮政汨罗市分公司承担邮件上下行传递、邮件费用清算、县乡村站点的建设运营等环节,在不额外增加运营主体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当车辆途经各村级客货邮服务站点时,只要司机师傅按几声喇叭,站点的工作人员就会立马上车取件。目前全市30条城乡巴士线路全面投入客货邮运营,覆盖了全部154个行政村。
无人机无人车齐上阵
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寄递正在助力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四川邛崃市南宝山镇,分布着多个少数民族村落,最高村落海拔接近1500米。在桃花社区,一架无人机载着快递包裹飞越11公里的崇山峻岭,5分钟后降落在山上的直台村,一个个包裹被精准投递到村民手中。
相比传统的陆运运输,无人机航线克服了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困难。例如最远的金花村,以往车辆运输需要22公里,采用无人机运输仅需10分钟就可以到达。
亿豹网了解到,无人机快递进村,不仅打破了山区配送的空间和地理限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山上丰富的猕猴桃、山笋等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进行销售,再借助无人机运输下山,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和价格。
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乡间道路上,四辆小巧的无人车,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穿梭在网点与村子之间。他们是该旗韵达网点引进测试的无人车,目前正在分批进村配送。
“为啥买这个?”韵达土默特左旗网点负责人王海说:“进村派送,尤其是偏一点的村,如果人开车去,时间成本、油耗成本都不低。而无人车设定好路线,它自己跑,能省不少事,也更稳定。”
更让他看重的,是无人车带来的想象空间。“现在进村包裹只能做到一天一个频次。有了无人车,理论上可以增加频次。将来能否做到一天送两次?如果能成,农村快递服务就能看齐城市水平。让老乡们享受到同样的时效,这是我们的目标。”
无人车配送的优势在于,除了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外,高效适应夜间配送以及复杂路况,可覆盖传统配送盲区,使得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得以进阶,已经逐渐成为末端网点的标配。
模式推广仍存挑战
尽管需求一直存在,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因其地广人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导致快递进村面临诸多难题。并且由于快递单量相对城市较少,导致农村网点派件成本、人力成本高企,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上行又亟需物流支撑发展。
一边是快递进不去,一边是农产品出不来,在这种背景下,共配就成了必要的选择。共配模式的初衷,在于通过把区域内资源整合起来,共用场地、人力、设备、系统等资源,集中配送快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运力不足等情况。
共配的最初设想,是降本增效、集约资源、优化配置。于是,客货邮融合就成了共配的重要支撑。快递搭乘公交车进出村,可以同时解决快递包裹下行、农产品上行、公交企业效益三方难题,一举多得,因此也受到政策、公交企业的积极支持,发展迅速。
亿豹网发现,从社会效益来看,推动乡村共配、快递进村,能够对乡村电商事业进步产生积极意义,也能解决部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但在实际落地运行中,投入成本、管理问题同样面临挑战。
以“客货邮融合”业务为例,即便有政策红利加身,各省大力支持,但其依旧依赖补贴运行,自我造血能力欠缺。“客货邮”作为完全市场化运营的平台主体,有的地方收取的派费比快递企业自己设立代理点还要高,导致快递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一旦补贴消失就无法维持运行。
农村共配同样面临挑战,诸如利益分配、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服务差异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不在一开始就考虑周全,共配过程中极易产生分歧,导致共配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