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计发出10万斤水果 韵达把服务站建在果农家门口!

来源:韵达速递 2025-10-15 10:29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早上6点,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郭元乡的果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果农们小心翼翼地将红彤彤的苹果摘下,轻轻放入筐中;不远处,一辆印有韵达标志的厢式货车缓缓驶入村口,韵达四川九寨沟网点负责人刘瑶熟练地打开后备箱,取出分格泡沫托、硬纸箱和打包工具。


“今天摘了多少?咱们抓紧装箱,争取中午前发走,明天就能到成都、重庆的消费者手里了。”她一边说话,一边帮果农打包、装箱。


据了解,这已是韵达四川九寨沟网点连续第三年进村服务水果寄递。“截至10月中旬,我们已累计寄递本地樱桃、西梅、青红脆李、糖心苹果近10万斤。”刘瑶说。


1760495530536271.png


为鲜果寄递“量体裁衣”


四川九寨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岷山南段交汇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甜樱桃、脆李、糖心苹果等优质农产品。然而在过去,这些藏在深山的美味也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我亲眼见过老乡家的樱桃因为找不到销路而烂在地里。”刘瑶说,正是这样的场景让她推出了水果寄递服务。2023年经过反复试验,她发现只要攻克“包装、时效、温控”三大难关,就能让九寨沟的水果完好无损地走向各地。


为此,针对不同水果的特性,刘瑶定制了专门的包装方案:娇嫩的樱桃要用保鲜膜、吸水纸、加冰装透气泡沫箱;脆李、西梅和苹果则使用分格托和硬纸箱的“组合装”。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水果在长途运输中依然保持新鲜。


黑河乡的樱桃种植户王大爷对此深有体会:“以前客商来收樱桃,总是压价。现在韵达直接到地里收,包装得妥妥当当,价格还比往年高了不少。”


把服务站建在果农家门口


每年5月到11月是九寨沟的水果寄递旺季,不同水果错峰上市,犹如一场精彩的接力赛。5月中下旬,黑河乡的樱桃率先成熟;7月下旬,郭元、双河等地的西梅接棒登场;9月中旬,青红脆李挂满枝头;直到10月底,黑河的糖心苹果为这个收获的季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做好服务寄递工作,刘瑶组建了两个“田间揽收组”:每组2个人、1辆车。每天早上6点,韵达工作人员就会出现在各个村落。“比如在黑河的樱桃主产区,我们每天上午揽收1次,确保果子摘下来当天就能发出去。”刘瑶说。


如今,在黑河乡和郭元镇,韵达的服务站点已经成为果农们最熟悉的“暖心驿站”。这些服务站点虽然不大,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临时存放水果,又能进行预处理包装,让农户免去了往返县城的奔波。“最远的农户能省下50多公里路程。”刘瑶的语气中带着自豪。


从“快递员”到“新农商”


近两年,随着直播带货、社群团购等新渠道兴起,不少果农开始尝试线上销售。刘瑶发现很多果农虽然种得一手好果子,却不懂如何开拓销路。于是,她主动将服务从单纯的“寄递”升级为“寄递+代销”模式。


日常,刘瑶利用个人社交圈,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义务推广农户水果,并且坚持不在水果上赚取差价,只收取正常的运费。同时,她还积极对接本地电商平台,将分散的果源整合成稳定供货链,帮助农户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今年,在刘瑶的努力下,已累计卖出九寨沟樱桃一万斤,西梅三万斤,青红脆李两万斤。其中,糖心苹果上市仅一个多月就代销超2000斤,预计全年水果寄递与代销总量将突破10万斤。


目前,在刘瑶的带领下,韵达九寨沟网点正从传统派件点转型为集分拣、包装、寄递、代销于一体的乡村助农服务站。“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完善水果寄递服务,争取明年能帮更多农户把果子变成‘钱袋子’。”刘瑶说。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