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通一达”业务量达1071亿件,市场份额占全国接近61%,总市值超2300亿元。
桐庐作为“三通一达”创始人的家乡,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民营快递发源地。11月18日,由中国快递协会主办的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在桐庐召开,共同探讨行业反内卷大背景下,中国快递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大会现场发布的《全球快递发展报告》、《桐庐共识》、《快递品牌企业发展需求十条》等内容示范性强,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反内卷与国际化
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表示,快递业通过高效服务网络,深度赋能制造业、激活消费市场、支撑数字生活,已成为提升国家经济韧性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亿豹网获悉,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第一,今年全球快递市场业务量将突破3000亿件,业务收入有望突破50000亿元人民币。
会上,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5年)指出,2024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约为2679亿件,同比增长17.49%,业务收入约为46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5%。其中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业务收入为140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
国内快递业务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面对全球物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快递企业应坚定出海方向,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快递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会多家快递企业共同发布《桐庐共识》,其中倡议,鼓励国内制造业企业、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商及生态伙伴强强联合,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网络共建、风险共担的协同出海机制。
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际组织及全球同行的战略协作,共同拓展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共同参与国际物流规则制定与技术标准对接,有效降低跨境贸易壁垒。

针对行业反内卷态势,《桐庐共识》集体声明,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反对无序扩张与恶性价格战等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倡导将竞争焦点转向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共同营造透明、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构筑保障快递业基业长青的健康生态。
十大发力突破点
当下,人工智能成为驱动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必须深化其应用以实现全面降本增效。快递行业应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链向科技要效率、要能力、要服务质量,提升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科技动能。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董晓云从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和人才支撑角度,发布《快递品牌企业发展需求十条》,描绘行业未来发力方向。

《十条》内容包括: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与成本优化;更加注重车联网设备前装标准化;更加注重分拣效率与管理精度;加快完善无人车技术体系;共建出海合规支持体系;深化国际物流协同合作;更加注重跨境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校企协同与供需对接;更加注重阶梯式培养与体系化建设;促进人机协同融合发展等。
简而言之,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快递企业应尽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同时,企业要以人才建设为核心,切实保障员工权益,改善工作条件,畅通发展通道,开展专业培训,在人机协同中注重人才核心价值重塑,进而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亿豹网认为,山海不为远,万里共同途。上述《十条》,既是对行业当下发展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前行路径的规划。
未来城里创未来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三通一达”已发展为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递集团。其中“三通一达”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快递网点约12万个,从业人员150余万人,桐庐籍快递管理人才达1.8万余人。大会前夕,桐庐隆重举行了欢迎“三通一达”回归的“通达未来城”开城仪式。

通达未来城位于桐庐县核心区,规划范围12平方公里。与传统的产业园区不同,通达未来城专为快递人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涵盖教育、医疗、购物等板块,真正实现了“产”与“城”的有机融合。
通达未来城内,沿着全长1.6公里的通达大道,申通国际总部、韵达全球科创中心、圆通国家工程实验室、中通快递第二总部、中通快运比邻而立,预计今年底各总部入驻率超60%。
亿豹网发现,回家,也不单单是因为乡情。更吸引“三通一达”的,其实是桐庐的生态圈:涵盖自动分拣设备、智能机器人、快递包装等领域的快递生态圈越来越完善;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生态圈也日益成熟。
在这个生态圈里,既有“三通一达”这样的参天大树,也有极具潜力的灌木,还有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等阳光雨露,推动通达未来城持续进化。2025年,桐庐把快递物流产业列为全县“141X”产业体系中的第一个“1”——力争打造千亿级快递物流产业集群。
依山傍水的通达未来城,正以一座城的格局,涵养快递物流的创新生态,它能否创造出快递行业不一样的未来,值得业内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