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价格战内卷,中通顺丰京东发力冷链赛道

来源:亿豹网 2025-05-27 17:43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又到一年618大战,这一次,快递企业们瞄准了冷链,并且是国际冷链。


近日,中通国际为伊利量身定做了全链条冷链服务,将一车冰淇淋从伊利中国工厂,送到了东南亚国家柬埔寨,中途不换柜不断冷,冰淇淋到了柬埔寨后,也是由中通冷链负责,配送给各地的商超或者分销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配送方面,金边市内的商超或者分销商3小时内就能收到冰淇淋,市外的配送最快可以次日达。


亿豹网了解到,实际上,中通中柬国际冷链,向海外运送的不止冰淇淋,还包括云南的鲜花、水果、蔬菜、冻品等,都能进行跨境运输销售。


目前,中通之外,几家快递龙头近两年都在发力冷链业务,从农产品上行到高附加值的医药冷链,均在布局。在快递企业愈发内卷的当下,发力冷链能否跳出内卷怪圈?


中通顺丰京东纷纷发力


单就冷链业务来看,中通并不算是行业首发,但胜在投入大且市场反馈良好。


2020年,中通正式启动冷链业务,采用的是直营+加盟模式,2022年底,就已经有了网点1200+,路由1400条+,区县覆盖60%,2023年覆盖70%,上线中通冷链小零担,确保速度与安全的情况下实施“门到门”的全程冷链模式。


1748332491931111.png


2024年,中通冷链一站式全场景产品布局初步完成,进入生态冷链协同发展之路。


近日和伊利的柬埔寨合作之旅,进一步证明中通冷链业务已经具备完善的服务能力,且能实现跨境服务,全程定制的模式获得客户较高满意度。


顺丰近期也在冷链赛道重点发力,从樱桃到荔枝,都开始启用了全货机运输服务,迎接新一年的水果鲜季。针对618购物节,顺丰也推出了专项冷链产品,比如针对抖音即时零售,推出了共享仓,想要借助抖音大促的流量,抢抓生鲜冷链物流市场红利。


亿豹网获悉,去年5月,总投资13亿的顺丰冷运黄冈中心一期也正式投入运营,签约在库客户有30家,现在发货高峰期订单突破3万多单,今年一季度已完成发货量近90万单。在冷链基础这块,顺丰冷运目前已经开通34个食品仓,仓储总看超24万平米,冷运干线达164条,专业冷藏车超13000辆。


另一家头部企业京东物流,也没有落下这一市场。就在近期,京东物流还在浙江仙居举行了仙居杨梅沟通会,宣布升级杨梅全链路物流保障方案,准备在今年“杨梅季”大干一场。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对冷链的投入,也是包括航空和陆运,像是今年“杨梅季”期间,航空运力同比提升就达200%,陆运冷链直发线路也将同比增长120%以上,还新增了“浙江-广州”航线,通过全货机串联仙居杨梅-珠三角经济圈,实现跨区飞机快速送达。


1748332517251715.png


除了上述三家在冷链赛道遥遥领先之外,去年6月份,菜鸟也推出生鲜平价寄,闯入生鲜冷链领域,不过菜鸟业务主要是通过优化物流网络、提升配送效率,承诺在48小时内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主打性价比。


千亿市场需求爆发


有市场,是因为有需求,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新鲜,客户越来越追求高品质、低损耗,快递企业也须与时俱进,贴近市场发展,即时调整业务。


近些年,随着农产品产地直发的兴起、预制菜的发展以及即时配送服务的蓬勃发展,叠加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提高,促使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冷链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预计到2025年,冷链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8686亿元,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趋势。


国家也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例如,交通运输部推进冷链物流运输加快发展,全国冷链运输车辆保有量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1748332567273666.png


预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冷库规模将达到2.47亿立方米。同时,冷藏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43.2万辆,同比增长12.9%。


面对这样一个政策支持、需求旺盛,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千亿赛道,有实力的物流快递企业自然不会放过。


一方面,从客户需求来看,客户需要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尤其是生鲜电商和即时零售领域客户,对于损耗率、时效都有极高要求,常规快递服务无法满足需求,想要争取这部分客户,发展冷链是必要条件。


亿豹网认为,另一方面,站在行业角度,相对快递快运的内卷,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缺乏、标准化低和信息不对称,对于快递企业而言都是机会。


跳出价格内卷


想要在千亿市场抢占一定份额,也并不容易。


冷链运输依赖冷藏车、冷库、温控设备等,购置和维护成本高。例如,新能源冷藏车虽环保,但初始投资是传统燃油车的2-3倍。


并且由于冷链运输需全程保持特定温湿度,如医药产品需2-8℃,冰淇淋需-18℃以下,但转运环节,如冷库到冷藏车、冷藏车到零售端,易出现短暂温控超标,导致货损。例如,冬季低温环境下,冰袋可能导致药品温度低于标准值,夏季高温则可能引发食品变质。


尤其是对于跨境冷链而言,现有无线温度监控设备虽能实现定位与温湿度追踪,但便携性、续航能力仍不足,多环节交接可能断链。例如,冷链车换装铁路或海运时,若监控设备无法无缝衔接,可能导致数据缺失。


换句话说,这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这碗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


1748332600715900.png


以中通国际为伊利做的跨境冷链为例,中通采取的是全程一柜到底模式,温控全程保持在-20℃左右,中途没有换柜,避免损耗。每辆冷链车配备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追踪位置和温度,每5分钟更新GPS定位与货柜三维温度热力图,一旦温度异常即刻报警。


亿豹网认为,对于快递企业而言,想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得走出同质化低价竞争的内卷困境,实现差异化发展。冷链业务,门槛相对而言较高,技术、投入要求都不低,是快递强企业做差异化竞争的极佳选择。


仅从冷链产品服务价格而言,就不可与电商件同日而语。对于冷链客户而言,价格敏感度也低于传统电商客户。


以高附加值的医药企业客户为例,医药产品对冷链运输的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保证温度的精准控制,还需要满足相关的药品运输法规要求。


所以医药产品的冷链物流价格相对较高,每公斤的价格可能在20-50元甚至更高,如果是跨境冷链,价格或许还要再往上增加。而医药企业冷链运输第三方服务渗透率严重不足,快递企业完全有充分机会去渗透市场。


因此,想要脱离价格战苦海,冷链是快递企业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差异化竞争打造品牌优势的重要板块。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