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曾金玉接手湖北武汉经开区网点,面对这个从以前共配体系拆分出来的网点,竞争压力大、包裹派件难和运营成本高三大难题马上摆在他面前。但到了2025年上旬,经开区网点已成为降本增效、完成智能化升级的优秀网点,全国各地兄弟网点也慕名前来学习。
短短一年,武汉经开区网点是如何完成这场华丽蜕变的?曾金玉说,顺应市场主动调优,做好网点智能化建设,是破局的最优方案。
自建末端
畅通“最后一公里”
面对崭新的湖北武汉经开区网点,曾金玉首先面对的就是建立末端网络,解决网点派件难问题。
曾金玉
“我们经开区网点每天有14000票派件、1500票收件,如果还是依赖以前的共配驿站,就很容易被‘卡脖子’,尤其是乡镇件,三方派件成本太高,必须自建系统。”曾金玉说。
为了完善这条主动脉上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曾金玉深入下辖的每个街道和乡镇,调研考核门店负责人资质,逐步建成了中通主控的末端派送体系。目前,武汉经开区网点下辖43家末端门店,100%实现直分直送。
智能升级
全面提升派件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派件效率,降低派件成本,曾金玉从接手网点伊始就致力于推动派件流程智能化、无人化。
为全面实现直分直送,2024年10月,经开区网点配备了76个格口的自动翻板机——每天早上7点,网点一天的快件就已经按照不同的末端地址分拣完成,接下来就给交无人车完成派件工作。
“1台无人车跑乡镇站点、1台车跑城区门店,每天三趟,一共可以运送约3000票快递,油钱、人工费用降了,效率还提升了。”
曾金玉算了一笔账:网点的乡镇派件占到总派件的10%,乡镇到网点的距离都比较远,以前网点只有一名司机,油车派送,除了跑乡镇还要兼顾市区的3个门店,时效慢、成本高。配备无人车后,网点只需1名普工负责把分拣好的快递装车,还省去了司机费用,无人车全自动直达门店,每天的油费成本变成电费,一个月就省了3000多元。
南庄村兔喜门店负责人陈苗也说:“有了无人车后,我们门店接收快递的时效提前了2小时,每天早上9点半到货,客户的体验更好了。”
解放人力
提升门店、小哥收入
每个兄弟网点负责人到经开区中通学习时,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投入产出比”。
“网点买设备、上无人车,的确需要投入,但只有勇于投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提效率、降成本,也能整体提升一线快递员的收入,这样网点才能稳定、长久。”曾金玉说。
目前,经开区网点已在下辖的43家末端门店配备了近4000个快递格口,由传统货架转型而来的有4家,新建设的无人门店有4家。
无人柜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不仅让传统件量少、距离远的门店有了全新的解题思路,还让小哥省出了更多的时间揽收利润率更高的散件、逆向件。
打通末端、直分直送、智能升级,经开区网点的“三板斧”让竞争压力大、包裹派件难和运营成本高这三个难题不再是困扰。回望过去一年走过的改革路,曾金玉笑着说:“每个来我这里的兄弟网点都觉得派件难、取件难,但在我看来,只要转变思路,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