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会友!这一国家级展会有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来源:政知见 2025-07-18 13:38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之前两届均在11月份举办,据新华社报道,今年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除了时间提前之外,本届链博会还有多个新变化,包括新增不少“新面孔”、首次设置了“创新链专区”、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等。


1752817076541490.png


为何要重视供应链?


“供应链”包含从“源头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链条分工与协作。比如,一辆智能汽车的供应链,从核心技术到基础部件, 覆盖了数十个领域、上万家企业。一句话,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必须时刻保持血脉的畅通。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正如何立峰所言,“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一直以实际行动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为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有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链接”。


链博会的主题,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相比其他展会,链博会不是促进商品的展销,而是重点促进产业的合作,以“链”会友是其重要特色。


这几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显著加剧。


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因为无论是“脱钩断链”还是“筑墙设垒”,都会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也会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国举办的链博会,提供了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展商不是“对手”而是“队友”,不是互相“抢蛋糕”,而是一起“做蛋糕”。


何立峰强调,“中国将坚持分工协作、开放包容,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的推动者,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据悉,本届链博会更加注重帮助企业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可感可及。


第二,国际化。


对比前两届数据来看,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提升,国际化水平更高。


首届链博会,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占比达到26%;到本届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到35%,其中欧美参展商达到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有60%是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在此前的发布会上提到,“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这么多四海宾朋,特别是全球工商界的朋友们齐聚链博会,是对链博会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的信任票。”


本届链博会上还有很多“新面孔”,英伟达、施耐德、欧莱雅、路易达孚、美敦力等一大批知名跨国公司首次登上链博会舞台。


其中,英伟达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已经三度到访中国。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政府已经批准相关出口许可,英伟达即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H20芯片,是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


他还提到,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这里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确至关重要。


第三,创新。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


在首届链博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到,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


本届链博会,首次设置了“创新链专区”,汇聚了涵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交易平台、科技园区及高新企业等14家参展机构。


这一专区是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的“金钥匙”,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部长于毅介绍,创新链条指的是一项创新从它的源头。


“创新的源头,有可能是某一个科研人员的一个创意、学校的一篇论文、某个企业的一项现实需求引发的一些研究,一直到这个创新的成熟状态,达成了规模生产,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从源头到成熟状态就是创新这个完整的链条。”


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是正途。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