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些新业态的从业者需要哪些服务和保障?有哪些期盼和诉求?人民日报记者近日探访了多座城市的新就业群体驿站,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小蜜蜂”职业向上通道更为畅通
山东青岛平度,小暑刚过,空气潮热。临近中午,顺丰小哥刘之龙的T恤已被汗水浸湿。送完上午最后一个快件,停好电动三轮车,他熟门熟路地走进街角的“暖蜂驿站”。
玻璃门推开的瞬间,一股冷气扑面而来。60平方米的驿站内,饮水机、充电器、急救箱等一应俱全,为这个“歇脚点”添了不少暖意。墙上的公告栏显示:日均接待50余名快递员、外卖员。
从冰箱取出一瓶矿泉水,刘之龙坐在窗边书架旁,一边吃着自带的午饭,一边翻看一本职业技能培训教材。2023年,通过自学,刘之龙顺利通过青岛市认定的快递员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如今正全力备战明年的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
阳光下,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彩色标注格外显眼。今年是刘之龙当快递小哥的第八个年头,光影之中,他回忆起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
2017年入职以来,在公司“师带徒”机制下,很快接手了一个118平方公里乡镇的片区配送工作;
2023年,成功取得快递员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跻身青岛顺丰“精英小哥”行列;
今年4月,顺利通过公司“储备主管”考核,不久后将全面管理一个网点的运营,从基层一线晋升管理岗位。
“勤劳的‘小蜜蜂’,也要学会充实自己。”刘之龙告诉记者,这些年,岗位升了、薪酬涨了,还在青岛置了房,获得感满满。
越来越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托举更多快递员向上进阶。“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完善定制化培养体系,增强员工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鼓励员工参与学历提升和技能认证,助力员工实现自我发展。”顺丰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至今,累计有2700多名员工获得学历与技能补贴,共有5700多名员工从收派员等基层岗位走向管理岗,成为组长、主管、经理等。
“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快递员群体具有多重意义。”国家邮政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说,一是畅通上升通道,明确快递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方向;二是提升自身价值,通过职业发展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保障福利待遇,职业发展通畅伴随着薪酬提高和福利完善。
2023年,国家邮政局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邮政快递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邮政快递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系,推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
近两年来,多条基层快递员职业发展的通道已搭建起来。如今,快递员可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赛促评获得晋升、借助政策破格晋升、贯通为专业技术人才和参与企业内部培育等渠道,实现向高技能人才的跃升。
国家邮政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全行业新增23.8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3.8万人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了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也提高了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了行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