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终结,直邮断流,TEMU、SHEIN、物流商、货运航司等受何影响?如何重构?

来源: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 2025-08-07 11:36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美国宣布将全面取消“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小额包裹免税时代将画上句号,这不仅意味着价格上涨和申报合规,更预示着一场不容回避的全球供应链重构。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货运航司、海外仓服务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直邮模式是否将走到尽头?跨境电商物流该怎么玩转新规则?


1754537806692886.png


小额包裹免税时代全面终结


近日,美国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于8月29日终止低价值商品以“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进入美国的权利,即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的商品将不再享受免关税和简化海关处理的待遇。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美国就已取消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小额包裹的最低免税政策特权。而如今这项新政策将强制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全额缴纳关税。美国方面表示,暂停对个人包裹运输给予的贸易特权是必要的,是为了防止人们利用该机制系统性地规避美国对所有国家征收的关税。


低价值包裹免税政策最初旨在减轻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每个小包裹上征收极少金额关税所带来的行政负担。后来,中国的电商平台和其他线上零售商借此实现廉价、直达消费者的订单履约,无需在美设立本地仓库。CBP表示,低价值免税包裹数量的激增,已超出其对潜在贸易违规和非法产品走私的监管能力。目前该机构每天处理大约400万个此类低价值包裹。


7月初,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庞大的税收与支出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其中包括一项规定:自2027年7月1日起正式取消“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原本是两年后才生效,但此次选择提前实施,直接以行政命令推动8月29日全面取消。届时,所有进口商品无论价值大小,进口商都必须申报并缴纳关税与税款。


此前,特朗普援引罕见动用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称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非法芬太尼走私等行为构成国家紧急状态,因此有理由撤销“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并表示将在商务部确认CBP和美国邮政系统具备处理小额包裹征税能力后才正式实施。而此次行政命令称,美国现已具备相应系统,可将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国家的包裹作为正式海关申报处理。并表示,作为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一种补救措施,暂停最低免税政策是必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口商将会因申报流程复杂或价格上涨面临巨大压力,跨境电商与物流企业的全球布局策略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跨境电商平台开启更大变革


“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使得数十亿个小额包裹进入美国,也帮助低价值电商平台避免了通常适用于进口商品的关税。例如,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通过该政策实现了对美国市场的快速渗透。数据显示,仅2022年,约83%的美国电商进口商品属于该免税范围,其中近30%来自SHEIN与TEMU。


5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关闭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包裹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TEMU和SHEIN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50%。而在政策生效后,电商平台也纷纷调整策略以适应新关税。例如:4月,TEMU曾向美国消费者发出涨价通知,称将从4月25日起进行价格调整; 路透社调查发现,SHEIN在7月对数百种商品提价的平均涨幅达23%。


CNBC援引Sensor Tower的数据称,受免税政策取消以及不断升级的关税影响,SHEIN和TEMU的美国用户数量大幅下降。今年3月至5月,TEMU和SHEIN的日活跃用户分别下降了52%和25%。


不过在业内看来,当前的涨价只是跨境电商行业迎来更大变革的序幕。


美国计划全面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或将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剧烈冲击,影响到低价值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意味着SHEIN、TEMU、eBay、Etsy、Amazon等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可能上涨,同时也对那些依赖SHEIN与TEMU开展物流快递业务的企业以及享受折扣产品的消费者构成挑战。


中国电商平台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全球快速发货和极简合规流程。如今关税加码,SHEIN与TEMU等电商平台将会面临更多监管障碍、海关延误和利润压缩的风险。虽然一些成本上涨会转嫁给消费者,但平台若定价过高也可能失去相较本土零售商的价格优势。DCL Logistics的首席营收官Brian Tu总结道:“最终结果就是:利润率会缩水,价格会慢慢上涨。”


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经济学教授Thiemo Fetzer表示,免税政策的结束将不可避免地抬高部分商品价格,许多目前享受免税待遇的商品将转为适用更高的平均关税。一个可行的策略是扩建美国本土仓储网络,并将货物从仓库直接发货给美国消费者,但这样做成本极高,实施难度大。这将要求业务模式进行重大转型,TEMU或可实现,但某些商品可能会因为更高的关税税率而变得过于昂贵;仓储费用增加;海关手续的合规成本也更高。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Z. John Zhang说道,从价格逻辑看,这将带来涨价。那些完全依赖该政策建立商业模式的企业将遭受沉重打击,不过SHEIN与TEMU已收到足够多的预警,早就已经开始调整商业策略。事实上,现在这些公司别无选择,只能从根本上进行调整,找到一条新道路。时间会告诉我们,以SHEIN与TEMU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新环境中是否还会像许多其他有能力的零售商一样具有竞争力。


特拉华大学时尚与服装研究教授Sheng Lu认为,从短期到中期来看,SHEIN与TEMU仍然能够保持市场竞争力……但许多小型电商企业可能因无法承受政策变化而被淘汰,从而减少竞争。同时,传统品牌和零售商也在面对上涨的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这或许为SHEIN与TEMU提供了短暂的适应期,探索新模式。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指出,取消该政策可能对美国的海关管理构成挑战。每天有数百万个这类包裹进入美国,海关根本没有足够人力来一一评估并征税。因此,可能实施两天就不得不放弃。海关无法逐一审查每日数百万个包裹的申报来源,这简直像是在玩“打地鼠”。


随着该政策将于8月29日正式关闭,美国消费者也将很快感受到影响,物价上涨可能在今年秋季到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项研究估计,全面取消该政策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承担约109亿至13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其中经济较弱地区承担的比例更高。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估计,进入美国的所有货物中,有92%是小额免税货物,这意味着取消免税政策将影响大量低价消费品,包括从手机配件和美容产品到小型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导致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尤其是对低收入消费者造成影响。


《华尔街日报》指出,最终,一些品牌可能会被迫重新定义价值,而不仅仅只是以超低价格为主,否则就有可能在其最大的市场中衰落。


跨境物流供应链迎来重构


全面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不仅会对电商平台,以及依赖海外采购并通过跨境包裹网络直接向消费者发货的中小企业造成打击,国际物流服务商和货运航空公司也将迎来冲击。贸易从业人员表示,自5月份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政策以来,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没有发出过一个包裹,因为没有航空公司愿意承担向CBP收取和汇出关税的责任。


首先受到直接影响的是跨境电商小包的空运网络。


长期以来,包括中国邮政、香港邮政以及顺丰、菜鸟等在内的大量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与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如中货航、顺丰航空、东航物流、DHL Aviation、Atlas Air、Polar Air、ASL等)合作,大规模运送SHEIN、TEMU等平台的跨境电商包裹进入美国。取消免税政策后,这种“门到门直邮 + 简化清关”的商业模式受到根本动摇。包裹一旦需要常规申报、缴税,将大幅增加物流环节的复杂度、时间成本与资金压力。


其次,航空货运公司将面临运量萎缩与航线调整压力。


此前,大量跨境小包占据了美线货运航班的客机腹舱和货机资源,是航空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洛杉矶、芝加哥、纽约、迈阿密等枢纽机场为例,每日抵达的高频率电商小包航班将不复存在,货运航空公司不得不重新规划运力布局,压缩频次甚至削减航班。Polar Air、Atlas Air、SF Airlines、China Cargo Airlines等在旺季曾依赖中国电商货源支撑的航司,将面临显著波动。此外,由于包裹申报和关税预缴的制度尚未完善,部分航司和物流商可能因操作不清晰、税收责任不明确而选择观望或暂停服务。


第三,第三方国际物流商将面临业务模式重构。


取消免税政策意味着以“直邮模式”为基础的“轻资产+高周转”策略已难以为继。DTC品牌与卖家不得不转向海外仓模式、本地分拨履约,从而引发对海外仓储资源、本地清关代理、国内前置集货中心等环节的重新布局。这将使得传统的邮政小包、商业快递(如FedEx、UPS)、电商专线、集运转运等服务链条重构,形成新一轮资源整合与优胜劣汰。


最后,部分全球物流巨头可能受益于本地履约趋势加速。


DHL、UPS、FedEx、亚马逊物流(Amazon Logistics)等本就具备北美仓储、清关代理和末端配送能力的头部企业,可能在卖家“入仓避税”的迁移过程中受益。随着卖家更倾向于批量走海运或空运头程至美国,再由本地仓储中心进行尾程配送,这些物流企业将接收更多中大批量货物、承担更多清关申报任务,推动服务附加值的提升。


然而,这种“由直邮转向本地履约”的过渡并非没有代价。对许多中小卖家而言,海外仓模式意味着更高的库存风险与资金压力,也要求其具备稳定的跨境供货能力与前瞻性的市场判断。这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发货量下降、物流需求不稳定,国际物流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服务方案,以应对订单碎片化减少和高价值、低频次发货模式的转变。


此外,跨境物流时效也将受到考验。


以往小包可在5–10天内完成从国内发货到美国消费者签收的全链路,如今一旦涉及关税申报、海关查验、费用预缴等程序,履约周期势必拉长,服务体验下降,进一步影响平台转化率与物流商的客户满意度。


总结


美国低价值免税政策的计划全面取消,标志着全球跨境电商时代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的不只是关税制度,更是多年来建立在免税红利基础上的商业逻辑与全球供应链模式,将倒逼电商物流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调整。


对SHEIN、TEMU等依赖低价直邮的电商平台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盈利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全球化战略的重塑;对国际物流服务商与货运航空公司而言,不仅要应对低价值包裹运输量骤减带来的业务量下降风险,还需重新审视在跨境供应链中的定位,加快转型步伐,重构服务链条,深化与海外仓、本地履约网络的融合,提供更高效率、更强合规性、更深度定制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以实现从“规模驱动”到“质量驱动”的战略转型。


尽管短期内行业面临不小的冲击与阵痛,但也为真正具备运营能力、服务整合能力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打开了变革升级的窗口。在全球贸易环境多变的大背景下,谁能更快适应监管趋严的新常态,谁就能在下一个阶段的跨境竞争中抢占先机。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