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与深圳顺丰双向奔赴17年 14个师傅和20个徒弟共成长

来源:顺丰集团 2023-03-23 14:22

2006年6月6日,快递小哥杨新良把这个日期记得很牢,那是他入职顺丰成为深圳宝安分部收派员的第一天,他说3个6“好记而且吉利”,寓意着未来也会六六大顺。


1679553404391668.png


这一干就是17年,17年间,杨新良从机动收派员变成了20多个快递员的师傅,从一个29岁的小伙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看见深圳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他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变化与顺丰的成长。


两次选择,一个顺丰


2003年,退伍不久的杨新良接到老战友的一个电话,战友说自己在深圳,深圳挺好的,邀请他也来。


“当时还年轻,想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杨新良很快做了决定:去深圳。


杨新良老家在新疆的县城,那时交通不发达,去深圳是个大工程。他先从喀什坐了两天一夜的大巴,到乌鲁木齐再坐火车到郑州,从郑州坐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坐大巴到深圳,总共花了150多个小时。


1679552815675775.png


绿皮火车走走停停,摇摇晃晃,“在车上被磨得没脾气”,但望向窗外时,远方的风景变了又变,杨新良还是期待。


到了深圳,杨新良在人才市场转悠,看到顺丰的招聘信息,想去应聘,但当时杨新良不符合入职标准,又因刚到深圳,人生地不熟,只好先去做别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杨新良听说招聘要求有所调整,又跑去人才市场面试,终于成功入职。


刚进顺丰时,杨新良跑机动,没有固定的区域,哪个同事休息他就去顶上。那时杨新良要跑14个区域的活,每天跟着不同的师傅去不同的区域,“所以我至少有过14个师傅。”杨新良乐观的表示,“刚来的时候没什么钱,跟着师傅经常有吃有喝。”


跟着14个师傅,杨新良学到了和客户沟通的方法,打包易碎品的方法,记熟各个小区的方法,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杨新良会打电话向师傅认真请教。


三个月后,杨新良出师,被分到宝安分部下的一个小站点。那时还没有快件生命周期系统,单据也全靠手抄,外出收件时要带纸、笔、一叠运单,圆珠笔常常写到没水。他听老员工讲几年前时连手机都没有普及,常是快递员接到信息,再找个地方回电话。


那时的深圳也没有那么多高楼,宝安像一个巨大的城中村,杨新良从小站点下班,常和同事去路边的小摊吃炒粉,“三块钱一大碗,很好吃。”


每天东奔西跑,但杨新良不觉得日子苦,“每个月都比上个月好,感觉有奔头。”


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直面工作中的难题


2015年,杨新良所负责的区域搬来了一个大客户,大客户固定合作的快递公司是别家,只有寄一些易碎品时才会来找顺丰,“那种奇形怪状的包裹,很多快递都不愿收,怕担风险。”


1679552757900222.png


那时杨新良已是所在区域的组长,他带领10名组员,想办法把那些别人不愿收的快递逐一包装稳当,安全交付。


他想到还可以为客户多做一点,“我们几个同事在收完件之后,都会顺便把客户垃圾桶里的垃圾带走。”这些细心的举动,也让杨新良收获了客户们满满的信任。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深圳疫情最严重时,杨新良得知社区缺少志愿者,在和分部管理人员汇报后,他成立了一支志愿者先锋队,协助社区运送防疫物资。


他说,我是个退伍军人,又是工会代表,我应该第一个站出来。杨新良所带领的志愿者先锋队为社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后来他们被宝安区评选为“最美志愿者组织”。


1679552703172139.png


与顺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入职顺丰到现在,杨新良一共带出了20多个徒弟,他将从14个师傅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倾囊传授给徒弟们,帮助他们在新岗位中少走弯路。


前年,他通过公司得知,国家有专门面向退伍军人免费提升学历的福利政策,于是积极报名参加考试,“努力就有回报,不管是在公司里,还是社会上。”杨新良说。


17年间,杨新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也见证了顺丰的变化


起初深圳只有4个分部,发展到现在成为114个分部。杨新良在职的创业分部,原先只是宝安分部下的一个小站点。随着业务发展,点部成为分部,又下设多个点部。


而17年前赤手空拳来到深圳打拼的青年,如今也成了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汗水记录着他的成长。包裹越来越多,区域划分越来越细,以前因为负责的区域太大,收两单需要跑半个小时,现在一个单元里可能有三四个小哥在跑。


曾经的小站点变得明亮整洁,快递有序入库,出仓;当时不足50人的分部,发展到现在快400人。


1679552646774506.png


电子运单的普及,让杨新良的圆珠笔终于可以退休,以前因为写字太多中指上起的老茧,正随着时间慢慢变得柔软。


曾经遥远的回乡之路,那段辗转150个小时,4500公里的归途,如今飞机也不过五六个小时便可抵达,他想家时,随时都能回去看看。


飞机的加速度,杨新良赶上了两次,除了归家的加速度,他还见证了包裹的加速度,那时是他入职的第4年,顺丰航空成立,首架顺丰自有货机缓缓落在深圳机场,现在,顺丰航空第八十架自有全货机马上就要入队了,与时俱进,杨新良感慨到,这四个字贯穿了顺丰和自己的“一路走来”。


深圳焕然一新,盖起了数不清的新楼,而像杨新良这样的千千万万的顺丰小哥们,组成了城市中重要的毛细血管。


杨新良说,虽然身处平凡岗位,但还是感觉到在跟随顺丰共同成长。所以他一直记得2006年6月6日,那天他选择了顺丰,顺丰也选择了他。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