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恶意投诉,小哥为何宁愿自己买单也不维权?

来源:亿豹网 2025-11-10 17:49 手机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双11高峰期,一位女快递员上门取退货件,用户说已放家门口,但门口并没有货。


快递员敲了两下门没人回应,敲第三下时,用户打电话过来说别拿了,不退了,并投诉称小哥服务态度问题。


亿豹网发现,进入旺季,各大快递服务质量考核愈发收紧。在此背景下,恶意投诉层出不穷,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投机分子的行为。


在快递行业,小哥每次被投诉一次,就要面临50-200元的罚款,如果投诉升级,甚至要罚5000元。“一个投诉意味着一天白干了”,但面对恶意投诉,快递行业应该勇敢说不。


案例1 “到件不取”赔1.5万  


袁某某网购商品时,故意填写虚假手机号码,快递到达后不收取,待快递公司因无法送件将快递退回给发件人后,袁某某即以“未经允许将件退回”“送件态度恶劣”“送件员因投诉被罚款恶意报复”等为由恶意投诉。


几年来,袁某某通过此种方式致某公司在内的5家快递加盟公司及相关客服、业务员被处分或罚款。某公司发现该问题后,认为袁某某恶意投诉的行为损害其公司名誉,遂诉至法院,要求袁某某立即停止以虚假购买、捏造事实恶意投诉等方式侵害名誉的行为,同时向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1762763113782150.png


最终,在法院的组织协调下,袁某某在了解其行为的不正当后,表示愿意向包括原告公司在内的5家快递加盟公司赔礼道歉,并赔偿每家公司损失3000元。


案例2 一年投诉600余次


由于炒股失败,王某欠下了大量债务。王某了解到,如果快递公司没有妥善处理投诉,就会受到通报批评、高额罚款等处罚,而罚款最终将由快递网点和快递员承担,所以收到投诉后,快递员一般都会尽可能满足投诉者的要求,减少损失。


王某开始尝试网购低价小物品,随机填写全国各地无法直接送达的模糊地址,并且签收前故意不接电话,致使快递员迫不得已将快递放在代收点“签收”。一旦看到快递已被“签收”,王某便投诉快递员虚假签收,并注明要求赔偿数百元延误费。


尝到甜头后,王某开始疯狂作案,一年时间内使用不同化名和多个手机号码,投诉全国各地快递员600余次,获赔偿2.7万余元,其行为已涉嫌敲诈勒索犯罪,目前已被绳之以法。


案例3 已签收后恶意敲诈


快递小哥按规范上门派送一票高价值3C电子快件,经核对收件人韦某身份后,提醒其当面验货签收,韦某未验货便直接签收。次日,韦某却致电客服称快件遗失,要求理赔4000元,否则以升级投诉相威胁。


快递员坚信派送流程合规,且韦某已本人签收,判断可能遭遇恶意敲诈,当即向辖区派出所报警求助。民警上门核实期间,在韦某家中找到了所谓“遗失”的手机,韦某辩称“刚找到没来得及告知”。


1762763270372329.png


面对确凿证据,经民警进一步问询,韦某最终承认了其敲诈勒索行为。经查,韦某无业,企图通过虚构“快件遗失”的方式,向快递公司及快递员索要现金。 因涉案金额未达立案标准,民警对韦某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案例4 “无理取闹”终被拉黑  


快递小哥吴师傅准备为李女士配送快递时,他认为三个快递都属于同一个人,因此只进行了一次通知。这种做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合理且高效的,但不幸的是,李女士偏偏是个爱找茬的客户。


在李女士看来,吴师傅的做法简直不可原谅:“收件人的快递数量,应该决定你们打电话通知的次数。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她对吴师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致电快递公司进行了投诉。


以后的日子里,未送货上门、包裹破损、虚假签收等等,持续不断的奇葩投诉让辖区的快递小哥心有余悸。李女士的过激行为彻底激怒了整个快递行业,让她成为众矢之,被整个行业拉黑,她再也无法及时收到自己的包裹。


亿豹网梳理,上述案例比较有代表性,既有恶意敲诈勒索,也有利用快递规则频繁作案,但他们均深谙快递行业的潜规则,那就是长期以来的“以罚代管”弊病。


由于缺乏有效的“黑名单”制度,快递企业收到用户投诉后,往往对快递小哥一罚了之,面对不合理的投诉,小哥往往面临十分繁琐的举证过程。这样的纵容行为,不仅助长了恶意投诉者的嚣张气焰,更伤害了广大小哥群体的感情。


亿豹网了解到,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快递网点为了减少罚款,被迫自己投诉自己,通过拉高投诉基数后,再给自己点满意,这样一来,就大幅降低了不满意率,服务星级得到提升,从而避免高额罚款。


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小哥宁愿自己买单,也不愿积极维权,从而形成了管理机制的恶性循环。这样的做法叫人大跌眼镜,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否合理有据,一罚了之的严苛制度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MORE+深度聚焦

热度排行